贫血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健康问题,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贫血患病率高达20%-30%。很多老人常把疲劳、头晕等症状简单归咎于"年纪大了",殊不知这可能是贫血发出的健康警报。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贫血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一、认识老年人贫血的常见类型
老年人贫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多因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导致;营养性贫血由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慢性病性贫血则与炎症、肿瘤等慢性疾病相关。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温馨提醒,老年人贫血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随着年龄增长,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退,这也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及时发现贫血的预警信号
老年人贫血的症状往往比较隐匿,需要特别留意。常见的表现包括持续性的疲劳乏力、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无华、头晕头痛等。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有些老人会出现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非典型症状。如果发现指甲变薄变脆、口角发炎、舌面光滑等体征,也要警惕贫血的可能。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贫血问题。
三、科学调整日常饮食结构
饮食调理是改善贫血的基础措施。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建议多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这些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同时要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促进铁的吸收。对于维生素B12缺乏者,应增加蛋类、奶制品和鱼类的摄入。需要注意的是,浓茶、咖啡会影响铁吸收,建议在餐后1-2小时再饮用。烹饪时选用铁锅也有助于增加膳食中的铁含量。
四、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
当饮食调整效果不佳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营养剂。铁剂补充要注意服用方法,最好在两餐之间用温水送服,同时配合维生素C效果更佳。补充维生素B12时,对于吸收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注射给药。需要注意的是,补铁期间可能出现黑便、便秘等副作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切记不要自行长期大量补充,以免造成铁过载等不良反应。
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对于由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必须重视原发病的治疗。慢性肾病、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贫血,需要针对病因进行规范治疗。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消化道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排查是否存在隐性失血。某些长期服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控制好基础疾病,贫血症状往往也能得到明显改善。
六、保持适度运动促进造血
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推荐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前后要注意补充水分,运动时最好有人陪伴以防意外。坚持规律运动不仅能改善贫血症状,还能增强整体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