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需要长期卧床护理的失能老人,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应该有一个精心的照料,这样才能够让老人的身体得到一个好的康复。瘫痪在床无法自理、需要24小时照护,这是失能老人面临的困境。
事实上,失能老人的健康长寿与护理的优劣有很大关系,一部分老人最终夺去他们生命的不是原发病,而是由于照护知识的缺乏,照护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因此,科学照护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健康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青岛新新万增养老院针对失能老人最需要关注的照护问题进行了总结整理,大家一起来了解下。
卧床老人皮肤护理
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皮肤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皮肤护理可以使病人的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和压疮的发生。保持空气湿润度,以及涂沫润唇膏、身体霜可以有效缓解皮肤干燥。长期卧床的病人洗澡时护理人员要注意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神志、肢体活动的变化,防止意外发生。
卧床老人的体位护理
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预防压疮和肢体挛缩。从发病早期就应保持良好的卧姿非常重要。如约1小时左右变换一次体位,每天定时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约30分钟,每天1-2次,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肢体挛缩及关节僵硬。
卧床老人的大小便护理
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臀部下面垫上一块一次性尿垫,条件不允许的可用柔软吸水旧布代替(应经消毒)。每次大便后应用热水清洗肛周皮肤,女性病人每次大小便后应清洗肛周及外阴部。对于男性尿失禁的病人可用尿壶接尿或用白色塑料袋扎在阴茎根部,每排尿一次就更换,也应注意尿道口周围的清洁,避免泌尿糸感染。
护理中对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必不可少,基础护理技巧也是很重要。首先要分析老人的年龄,病情,失禁的原因、时间(晨间、晚间)等,根据分析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如果老人清醒,但虚弱无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这类情况可通过观察老人的二便规律,再根据规律设定安排二便护理计划,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主动护理,减少在床上排尿便的次数。如果效果不好,可根据实际情况留置尿管,每天进行1-2次尿道消毒,按留置尿管常规护理。大便要及时清理,适当涂擦鞣酸软膏等保护肛周皮肤。
卧床老人的心理护理
由于老人长期卧床,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数老人常有犹豫、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再加上疾病的痛苦更加剧了这些不稳定情绪。为此,应当针对每位老年人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施护。
首先,护理员应尊重患者,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端庄,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称呼时要使用尊称和敬语,操作前要用建议商量的口吻,对老人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满意答复。其次,要及时给予情感的疏导,护理员要用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言语,多与他们交谈,同情、理解、安慰他们。对易激动的老人,要因势利导,做适时的安慰与同情,或转移话题交谈。对一些较固执和情绪暴躁的老人不要过分计较,也不要强行制止,护理员要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多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以增强他们战胜疾病和愉快生活的信心。通过听音乐、戏曲,看电视,读报纸,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分散老人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调整老人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