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养老院建议老年人走出“土法”养生的误区
来源:青岛养老院 作者:青岛养老院 时间:2016-10-08
清晨、傍晚,小区公园里随处可见晨练的老年人,他们有的用后背撞树,有的倒着走,有的用力拍打身体,还有的走几步便“仰天长喊”吊嗓子,但殊不知“土法”存在误区,如果选错健身方式,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下面就随城阳养老院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城阳养老院
方式一:撞树
每天清早七点,植物园内走几步便看到上了年纪的市民在用背部撞击树木,且不说健身效果如何,单是看健身者的架势便吓了一跳。伴随高频率高强度的撞击,传出一阵闷响。经常采用这用健身方式锻炼的大爷说,自己撞树一年多了,一天不撞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解析:撞树可局部按摩僵硬的肌肉组织,尤其对长期伏案工作者,可预防颈椎病。不过,老人锻炼时要把握撞击的力度和部位,且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并不适合,因抗冲击能力较低,如果撞树持续时间长、力度过重,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能引发昏倒。
城阳养老院
方式二:倒走
城阳养老院专家发现还有一部分老年人钟爱“倒走”健身,一进公园便甩开双手阔步向后,似乎感觉倒着走比正着走更舒展,一天走上半小时心情舒畅。且随着熟练度增加,老年人还在不断为自己加大强度,走得越来越快,时间也越来越长。
解析:倒走“确实能锻炼腰椎、颈椎等部位,对腰腿病有显着疗效,还可以增强平衡能力,防治脑萎缩。同时,因为倒着走摔倒的市民也不在少数。老人”倒着走“时一定要选择平整路面,且周围人比较少,行走时双手先从后方扶住腰部,保持平衡。腰痛、关节炎患者每天倒走练习2到3次,每次100到200步为宜,且中间需休息2分钟,每四五步可回头一次防止头晕。
此外,城阳养老院提醒老年人健身需要选择好时间,最好的锻炼时间为早上五点至七点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