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岛养老院医养结合的难点
来源:青岛养老院 作者:青岛养老院 时间:2016-04-09
青岛养老院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占全球老龄人口总量的1/5。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进入快速老龄化时代,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2.5亿,老龄化比例达17.6%。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近些年,医养结合养老院迅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点。今天青岛养老院跟大家浅谈一下青岛市医养结合养老院发展过程中的难点。
年,山东省青岛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医疗护理保险”为基础的医养结合模式,居家和机构养老的失能老人都可以享受到医疗服务,费用报销80%~90%,护理机构按床位享受每天50~170元的补贴。
青岛市通过调整医保基金支出结构,从医保基金中划转出8亿多元建立护理保险基金,这些钱用于住院,只能购买112万个床日的医疗护理服务,而用在医养结合的护理保障服务上,则可以购买1500多万个床日的护理服务,服务人数增加了14倍。在青岛,失能老人在养老院或居家接受医疗护理的每日人均费用为医院住院的1/20。
青岛养老院
“全球老龄人口能进养老机构的比重只有5%~6%,从来没有超过10%,绝大部分还是要靠居家和社区。过去几年,我国养老机构在有些地方盲目发展,甚至仅是为了圈地。还有些机构走偏了,以支付能力为基础选择谁能进来,而真正需要得到帮助护理的老年人得不到服务。”青岛养老院的负责人说。
中国如何从一个以三级医院为重点和基础的体系设计特征,向以基层为中心,能提供多方面服务而不仅是急性病的服务,构成一个急慢分处、以基层为基础、接续型的服务体系,目前无论在理念还是在措施手段上都很乏力。
青岛养老院认为,要建立高质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应对老龄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就要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而这又需要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良好的薪酬制度,让医疗机构可以不用考虑挣钱,让医生有尊严地为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公共筹资能否落实,能否通过财政投入、医保付费、加上适度的个人分担,形成稳定的筹资机制。另外,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之间要有明确的定位和分工,形成信息互联互通,合理的利益模式和契约关系。